[襄阳四中]走进考古现场 感悟家“襄”文明 ——襄阳四中举行凤凰咀遗址考古研学活动-九游会俱乐部

走进考古现场 感悟家“襄”文明 ——襄阳四中举行凤凰咀遗址考古研学活动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家乡文明,也为近距离感受考古学的独特魅力,更好地涵育学科素养与家国情怀,12月28日下午,在校党委书记李静老师带领下,襄阳四中高三年级学生代表驱车前往襄州区武汉大学襄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开展历史与考古研学活动。


 图片 1.png

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和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队秉持考古既为发现和研究历史也为服务当地和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推动公众考古,对本次研学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西云教授和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讲师袁飞勇老师亲自带队,分别在凤凰咀遗址陈列馆和遗址发掘现场为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

在凤凰咀遗址陈列馆,余西云院长为大家介绍了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近三年来在凤凰咀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通过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展陈,向大家揭示了凤凰咀遗址——襄阳“城市之根”的独特魅力,带领同学们感悟襄阳作为南北文化碰撞交融地带的特殊内涵,更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认知。在参观中,同学们还随时就自己感兴趣的文物与史前文化现象同余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 2.png

余西云教授为大家介绍陈列馆


 图片 3.png

余西云教授讲解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情况


 图片 4.png

余西云教授为大家讲解襄阳古城的历史变迁


 图片 5.png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在凤凰咀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袁老师为同学们首先介绍了遗址的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随后介绍了护城河、城墙、内河道、高台聚落等重要遗迹,以及这些遗迹对于文明的指征性意义。同学们还来到今年武汉大学考古实习本科生的发掘区,参观了正在发掘的房址、灰坑、瓮棺等遗迹,观摩了现场的基本考古操作,并与学长学姐们交流互动。


 

袁飞勇老师为大家讲解挖掘现场情况

图片 7.png 

同学们结合袁老师讲解认真观察现场


 图片 8.png

李书记在查看考古挖掘收获

 

现场参观结束后,在校党委书记李静老师主持下,同学们齐聚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二楼报告厅,继续聆听由院长为大家带来《考古是什么》讲座。余教授从考古学是什么谈起,围绕人类起源与文明起源两大话题,从考古发现的房址演变反映的家庭与人群关系变迁、聚落演变反映的社会演进等方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讲解了中国境内主要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产生过程。同学们积极提问,余院长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并为同学们送上了2024年高考祝福!

图片 9.png 

余西云教授作报告

 

校党委书记李静总结讲话。李静指出,走进考古现场,让书本上的历史鲜活生动起来,看似枯燥的内容逐渐走入我们的内心,这就是我们开展此次考古研学的意义;但更重要地,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灿烂辉煌,更进一步地明白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不断“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与人民”!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考古研学活动最终圆满结束。

图片 10.png 

李书记总结发言

我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不断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的涵育。历史学科室坚持发挥学科特色,秉承历史与文化育人的理念,不断推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近年来积极开展如教具制作大赛、“穿在身上的中国——领略‘衣冠上国’的传统服饰之美”、“身边的历史”手抄报大赛等特色活动。

 

链接:凤凰咀遗址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汉江中游、南阳盆地南缘,是一处平面近方形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据了解,核心区域面积15万多平方米,加上周边附属遗址,总体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是鄂西北、南阳盆地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遗址。据鉴定,遗址主体在考古年代上属于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部分延续至煤山文化,距今大约5300年至3900年,比一般认为的襄阳2800余年建城史还要久远,刷新了人们对襄阳历史的认知,是襄阳的“城市之根”;其较为规整的方形城市平面设计,不同等级居住区分区明确的规划,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同时,凤凰咀遗址所处位置位于南北文化系统分布交界地带,也是江汉地区与中原地区来往的交通要道,其兴建时间与屈家岭文化向北扩张进入到中原地区的文化态势相耦合,应该是屈家岭文化北进的重要军事重镇,对襄阳地区史前南北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也为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来源:历史学科室

报道:李厚刚

图片:王杰(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大三学生)  

审核:张德平


 
网站地图